Featured Post

Coffee? No Coffee?

  日前在《藥草瑜珈》的新書分享會上,有同學問到是否實踐阿育吠陀藥草生活,就不能喝咖啡。隔天我在臉書專頁上寫了以下文字,請大家思考。 ── 咖啡不是不能喝,而是要先想清楚,咖啡作為一種藥草(是的,大家每天喝咖啡或喝茶,就是在服用藥草飲!),它在阿育吠陀系統下,會被歸類為什麼味道?...

Thursday, November 30, 2017

Reductionistic vs. Holistic

一些思索,記錄一下。

從一個「全人」與整體療癒的信仰者的角度來說,看見某些化約論者對單一成分與化學分子的執著,或許不能理解,也無法解釋為何有些植物甚至在以蒸餾或酒精浸泡萃取之後,少掉了某個具有獨特療效的分子,萃取物卻仍可以展現那個缺乏的成分的療效,

從化約論者的角度來說,不研究單一分子,一味的強調整體效益,混淆的變項太多,非常難以釐清,要如何能夠下定論。

在研究精油與藥草保健的路上,我也自問過很多次,芳療師為什麼要研究精油的化學,或是單一分子在人體生理學上的代謝途徑。也在很多文獻的研讀與實際的應用上體會到每株植物都具有它獨特的整體療效,不是分離出來的單一成分可以解釋的。

這些年的龜步摸索之後,有了部分體會,這兩者並不衝突。我懂了在植物面前要謙卑的態度。We try to break down or analyze an herb or essential oil's components, in an attempt to understand why it is able to do what it does for us. But what's more important in trying to breaking it all down, is that we should learn to appreciate the plant as a whole, how it is capable of doing what it does for itself, and benefit us human beings who just happened to be lucky enough to share the world with them.

前一陣子在某一齣美劇裡面,有一段桂冠詩人與物理學家的對話很值得參酌。

詩人質疑物理學者,你如何在簡化一切的化約論中生活?如何能夠看見美麗?物理學家反擊,你質疑我研究美麗事物的組成分子會讓我看不見美麗,讓我引用知名物理學家理查.費曼的說法、他說,我能看見比一般人更多的東西,我能夠想像細胞,也能體會花朵之所以進化,是為了讓顏色更吸引昆蟲,這也表示昆蟲能夠看見顏色,也許昆蟲跟我們一樣可以體會顏色之美。對這些細微成分的體會,只會增加世界的美感,不會減少。所以,詩人先生,我不僅只活在一個美麗的世界裡,我還瞭解這個世界為何美麗。

ps. 最後詩人在隔天的早晨把物理學家的論點,寫到他朗誦的新詩裡面。

Let me tell you a little something about beauty, Mr. Hobbs. 
You seem to think I can't appreciate beauty because I study the intricacies of its components. 
It was Richard Feynman, physicist, personal hero of mine, who put it best. He said that he could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a flower more than, say, uh, you. He said he could see more than the average man sees. He could imagine its cells, he could appreciate that the flower evolved in order to make its colors more attractive to insects. Which means that insects see color. I mean, maybe they share our aesthetic sense. Recognizing the majesty of the quantum world only adds to the beauty of life. It does not subtract. So to answer your question, Mr. Hobbs, I don't just live in a beautiful world, I understand it.

Monday, October 23, 2017

勞丹脂(岩玫瑰脂)的採集

看到這個看起來像個大杷子的東西,猜猜看這是在採集什麼東西?
圖片引用自 http://essentialreflections.com/

這是在採集岩玫瑰脂/勞丹脂 labdanum。


圖片裡面的杷子,是希臘克里特島上收集勞丹脂(岩玫瑰植株上面的油脂)用的工具,叫做 ladanisterion ,古代用羊皮製作,現代用塑膠,做成一條條的皮鞭,再綁起來變成一個大耙子(應該很重)。底下貼上的影片裡面,有克里特島當地人甩著這個大杷子去刷/黏取岩玫瑰脂的方式,在當地這個工具的使用可以追塑到西元一世紀左右。不使用特殊工具的採集方法,是靠山羊爬到岩壁上去吃岩玫瑰之後,回來把鬍子剃掉取得勞丹脂。(下方有影片)

香水工業裡面,勞丹脂是很常用的一種定香元素,香氣很特別,帶著一種大地的泥土氣息,也有木質氣味,有人說是潮濕的泥土與苔蘚味,香氣家族的分類上,提到皮革調,裡面多半有勞丹脂。我個人覺得文字真的很難形容岩玫瑰的味道,只能自己聞聞看。書上也提到唯一接近龍涎香的植物香氣,就是勞丹脂,不過到目前為止兩種我都沒有聞過,也只能望文意會。

採集勞丹脂的最佳溫度,要在天氣很熱很熱的時候,33度不夠,要40度的時候最好,因為勞丹脂正是岩玫瑰為了抵抗炎熱天氣而發展出來的防禦水分流失的機制,天氣越熱,葉片上面的油脂越豐富,療效越好。克里特島當地人傳統上會用岩玫瑰來處理感冒、呼吸道與皮膚的各種症狀,濃稠的樹脂類精油,熟悉芳香療法與植物療效特性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個精油的療癒/止血效果非常的好,跟薰衣草、永久花合用,各種外傷內傷都可以處理。


沾滿了勞丹脂的大皮耙(XD),把上面那些黑黑的油脂刮下來之後,就是勞丹脂 labdanum resin。
圖片引用自 http://essentialreflections.com/
山羊的鬍子上面沾的是一樣的東西喔,是不是覺得大開眼界。
圖片引用自 http://labdanum-creta.blogspot.tw/

史書中有記載這個工具(史書年份是西元1718年,但工具在克里特島當地可以追溯至西元一世紀)
圖片引用自維基百科


附帶說明,克里特島的岩玫瑰拉丁學名是 Cistus Incanus ssp. Creticus,,或Cistus creticus。其他芳療精油店家比較常買到的岩玫瑰拉丁學名為 Cistus ladanifer


維基百科上對於勞丹脂香氣的介紹:
Labdanum is much valued in perfumery because of its resemblance to ambergris, which has been banned from use in many countries because it originates from the sperm whale, which is an endangered species. Labdanum is the main ingredient used when making the scent of amber in perfumery. Labdanum's odour is variously described as amber, animalic, sweet, woody, ambergris, dry musk, or leathery.

這一切都是因為我無意間看到這個網站而開始的,有兩篇關於岩玫瑰的文章,寫得非常的仔細,作者是匈牙利人,目前居住在克里特島,很推薦大家延伸閱讀。

Cretan Rock Rose, the untold story
Labdanum, magical balm to the heart


來看影片吧,這是克里特島當地僅存的用皮耙採勞丹脂的年輕人接受採訪的紀錄影片



這是山羊在岩壁上走跳,吃岩玫瑰的影片(大鈴鐺聲好可愛)



維基百科的資料也可以看一下



一直閱讀一直連結的結果,就是我剛剛手滑了一下,買了100g的勞丹脂,等寄來,可能12/8的香水課有機會用到。

雖然我有岩玫瑰精油(西班牙產),但沒買過勞丹脂本人,等寄來了再來跟她培養感情,研究要怎麼用。 #人不能去只好靠網路旅遊^^

Thursday, September 28, 2017

止癢護膚油膏配方分享

雖然入秋了,但這陣子威猛的秋老虎所帶來的🔥酷暑🔥,大家應該都非常有感。學校開學了,回到學校上學的孩子活動量提高,天氣悶熱容易冒汗,就帶回來了各種皮膚這裡癢癢那裡抓抓的抱怨。這是孩子開始抱怨癢癢那幾天,我幫她調配的止癢膏,給大家參考。 稍早看到天氣預報,這秋老虎的威力還要持續發揮到十月初,還要忍耐好一陣子。也祝大家平安度過這一波,涼爽的秋天趕快到來。🍂


🌿止癢膏🌿
德國洋甘菊 4d
真正薰衣草 10d
橙花 8d
胡蘿蔔籽 4d
廣藿香 8d
沙棘油 1g
玫瑰果油 3g
荷荷芭油16g
蜂蠟10g
乳油木果脂 30g

#照片參考用
#非本次的止癢膏

親子友善教室

#親子友善課程
#臉書貼文回收(原貼於臉書專頁 2016..3.14)

這個念頭醞釀許久,上禮拜還在跟同學分享說接下來都要開放成親子友善課程,看到這兩天的新聞事件,就決定搭個順風車,提早貼出了!

我很認同這次提出法案的余宛如立委的意見,法案是備而不用,『儘管現在有許多托嬰中心、或是保姆、甚至是家裡長輩可以幫忙照顧嬰幼兒,但是總是有意外的時候,讓父母必須自己親自帶孩子。如果職場可以開放,對爸媽來說,也能放下心理壓力。』

報名參加了親子友善課程,有孩子的你擔心自己分心,不一定會選擇帶孩子來上課,孩子在家裡有另外的大人陪伴,可能比孩子到教室來陪你上課可能更好。
但如果你報了名之後,某些上課日期因故必須要自己照顧小孩,歡迎你把孩子帶到教室裡來。

或者,你只是想要跟孩子分享,為什麼媽媽或爸爸這個時間不在家,是去上什麼課,或者想要讓孩子知道,爸爸或媽媽為什麼會使用這些精油、植物油照顧你,是在這樣的教室情境跟其他朋友一起上課學習得來的,見證大人的生活中也充滿學習,對孩子的成長是有益處的,如果你也認同這樣的概念,那阿娥的教室張開手臂歡迎你。

~~~~~~~~~~~~~~~~~~~~~~~~
從春季班開始,阿娥芳療手作教室的芳療課程,都會是 #親子友善課程,家裡有小朋友的學員,找不到人幫忙照顧、臨時托育的時候,不妨帶著孩子一起來上課。 阿娥自己過去因為小朋友年紀還小的關係,很多課程自己主動放棄不報名參加,覺得很可惜。但我覺得芳療的課程其實不太需要限制不能帶小朋友,目前還在進行的這一輪課程,寒假期間我就帶自己的孩子去教室上課。偶爾小小的中斷上課節奏,其實不妨礙進度,還可以提神醒腦,增加樂趣。之後我會開始在教室裡面補充一些童書、玩具、繪畫紙張與工具,讓小朋友不會覺得無聊。 所以報名的同學們,如果必須把孩子帶著一起來上課,阿娥歡迎你們一起來。

補充說明,先前手工皂課程的時候,就有朋友詢問過可否帶孩子一起來上課,礙於手工皂製皂時有強鹼,容易造成危險,而進階的脂肪酸理論課一整天六小時,小朋友極可能不耐煩而影響到報名學員自己學習的權益,我總是很掙扎的跟同學說還是不要比較好。這個原則我想還是會持續下去,因為一整天的課程,跟強鹼製皂的空間,還是不太適合有小朋友在場。

青黛膏配方分享

《再次說明》沒有販售油膏類商品。

但如果你手上有材料,可以揪朋友一起製作,配方也可以依照自己手上的材料,還有調配對象的症狀/身體狀況修改,分享的用意就是給大家運用,不用再問我,貼文就是要跟大家分享的啊。^^

如果修改配方需要意見,可以私訊給我,我有空閒時間會盡力回覆, 週日(2017/10/1)的霜膏製作入門還有1-2個名額,也很歡迎大家報名。

---- 青黛膏配方


好一段時間沒做青黛膏,這陣子很巧身邊陸續出現乾癬與濕疹患者(天氣悶熱好容易發作),一方面也要準備這個秋天新開的 Butters, Cream, Salve & Balm 植物保養霜膏入門課程,於是重新設計了配方。

這個配方裡面雖然有穗甘松、松紅莓跟胡蘿蔔籽等很「奇妙」的味道,不過因為有廣藿香和真正薰衣草「坐鎮」,整體其實還蠻四平八穩的,帶著點藥味。 送給朋友的時候,她說很好聞,是好聞的藥味,我笑笑說我有在裡面「下藥」,藥膏聞起來有藥味也是剛好而已呀。

乳油木果脂 90g
荷荷芭油 48g
玫瑰果油 9g
沙棘油 3g
蜂蠟 24g
老青黛粉 10g

〈精油參考配方〉
岩玫瑰 12滴
胡蘿蔔籽 6滴
松紅梅 12滴
穗甘松 9滴
廣藿香 12滴
真正薰衣草 12滴

Monday, September 25, 2017

課程 | 活動時間表

以下為阿娥的課程與市集活動時間表。 訪談、講座、課程邀約,請直接以 Facebook 粉絲頁訊息與阿娥聯絡,或 email 給阿娥 (claire.handmadesoap@gmail.com)接洽。 上課的時間都不符合你的需求的話,可以揪團上課,一樣 請直接以 Facebook 粉絲頁訊息與阿娥聯絡,或 email 給阿娥(claire.handmadesoap@gmail.com)接洽,上課地點為台中市想想人文空間 3F的 阿娥芳療手作教室。
芳香保健DIY】課程


【廚房裡的製皂者】



【Aroma Lab 】

【市集】
20171021 (六)10am-5pm 小蝸牛市集@審計新村

【手作課程】
10/29 (日)吉玉咖啡Vicky 老師提袋編織第一堂 1:30-4:00pm
11/5(日)吉玉咖啡Vicky 老師提袋編織第二堂 1:30-4:00pm


Monday, April 17, 2017

芳香保健DIY系列講座大綱

前幾日有學生問我,這個系列講座課程的每一堂課都上些什麼呢?如果有比較多細節,應該大家會比較知道要報哪些課程。所以,這兩天花了些時間開始寫,後面沒寫完的陸續更新,給大家參考。

上課日期:2017/03/05 (日)起
上課時間:每週日下午1-4點(芳香植物旅行除外)

芳香保健DIY系列講座,報名按這裡


──────────
各堂課的內容大綱如下
──────────

2017/03/05 001 進入香氣的世界 | 滾珠瓶保養油

  • 芳香療法入門理論
  • 香氣的魔力
  • 歷史上香草/藥草植物的運用
  • 什麼是芳香療法
  • 精油如何產生
  • 精油進入人體產生效果的管道
  • 香氛滾珠保養油製作


2017/03/12 002 精油的吸收機制與居家方法 | 薰香用油調香
  • 人體對精油的吸收與代謝途徑
  • 精油與皮膚
  • 大腦與嗅覺
  • 居家用油方法介紹
  • 居家薰香方法介紹
  • 薰香用油調香


2017/03/19 003 精油的萃取 | 芳香凝膠
  • 各種精油萃取方式介紹
  • 蒸氣蒸餾
  • 印度精油蒸餾
  • 樹脂類精油
  • 脂吸法
  • CO2 萃取
  • 精油植材部位與對應的萃取方法
  • 芳香凝膠製作


2017/03/26 004 精油的運用 | 芳香噴霧
  • 複習精油的吸收機制
  • 精油的口服與其他體內吸收方式探討
  • 如何選購精油
  • 精油的儲存
  • 漸進的芳香護理
  • 芳香噴霧製作


2017/04/02 005 精油化學 I
  • 有機化學簡介+物質的化學基礎
  • 精油的生成
  • 香氣族群
  • 單帖烯、倍半帖烯
  • 單帖醇、倍半帖醇
  • 單帖酮、倍半帖酮、雙酮與三酮


2017/04/09 006 芳香植物之旅+純露萃取(戶外教學)
  • 已額滿
  • 集合時間:上午八點
  • 集合地點:想想人文空間
  • 行程包含純露蒸餾理論講解與實際操作、香草園導覽、香草披薩製作,行程結束可帶回當日蒸餾純露與香草1盆。
  • 預計下午5點半回到台中,在想想人文空間下車解散。


2017/04/16 007 精油化學 II+油膏
  • 醛類
  • 酚類 
  • 醚類 
  • 酯類 
  • 苯基酯類 
  • 內酯 - 香豆素
  • Franchomme 的生物能量圖 
  • 油膏製作
2017/04/23 008 植物油專論 1+金盞花浸泡油製作
  • 認識植物油
  • 脂肪酸簡介
  • 伴隨物質
  • 植物萃取
  • 常見植物油介紹與體驗1
  • 浸泡油製作基礎
  • 金盞花浸泡油製作
  •  

2017/05/07 009 植物油專論 2+Trauma Oil製作
  • 植物油的來源-種籽
  • 植物油與植物蠟
  • 常見植物油介紹與體驗2
  • Trauma Oil 製作


2017/05/10 010 植物油專論 3+酸痛按摩油製作
  • 什麼是Omega 脂肪酸
  • Omega脂肪酸的代謝途徑
  • 常見植物油介紹與體驗3
  • 各種植物油萃取製程
  • 酸痛按摩油製作



<未完待續>

Tuesday, February 28, 2017

【讀書生活筆記】佛手柑

前些時日在面冊粉絲頁上寫了這一段:
正在為某些事情心煩的時候,靜下心來唸書就看到這一句,好應時:
Bergamot on inhalation at first never fails to relax tension and overcome any emotional frustration that may be present.
快手找出我的精油盒,不用抱佛腳,薰佛手柑就好。
佛手柑精油的香氣美麗,又同時具有放鬆、清爽和提振的效果。優雅清新的柑橘與甘甜果香糾纏而成的香調,佛手柑用在嗅吸上功效超好,輕吸一口就可以放鬆緊張的情緒,克服當下所有的挫敗感。心情煩躁,易怒,都可以輕而易舉的消除。 
二二八連假最後一日在家靜心,覺得該來整理一下佛手柑的資料,在收假的前一天靜下心來沈澱,準備明日上班上學。

佛手柑 Bergamot
Citrus x bergamia L. 

萃取自Citrus x bergamia L. 佛手柑的果皮(拉丁學名亦作 Citrus bergamia Risso 或 Poiteau),是芸香科─柑橘屬的植物,文獻指出可以再進一步可分成三個種類 Castagano,Feminello 和 Inserto。(娥碎念:柑橘類的品種真的很亂,像苦橙又有另外一大篇溯本究源的故事可以寫,植物與農業的歷史好高深都讀不完啊!)最近的DNA分析指出佛手柑是介於苦橙(Citrus x aurantium)和甜萊姆(Citrus limetta)之間的變種,因此是來自部分變種的再變種(Federici, 2012)。

外貌:輕盈的淡綠色或橄欖綠液體,帶有溫暖水果香甜的新鮮柑橘氣味
香氣調性:前調,具有中度香氣,持久力不佳
萃取:冷壓萃取自將熟未熟的佛手柑果皮,產季為2月-3月間
萃取量:1Kg的精油需要200-250公斤的果皮(萃取量中等)
主要產地:南義大利卡拉布里亞區、幾內亞、象牙海岸。西西里島卡拉布里亞區的商業萃取從1690年左右開始至今。

主要化學組成:酯類(包括乙酸沉香酯17-58%,乙酸娏牛兒酯、乙酸橙花酯)、單帖醇類(包括沉香醇4-29%、橙花醇、娏牛兒醇、dihydrocumin alcohol)、單帖烯(包括檸檬烯 19-52%、beta-松烯3-13%、gamma-帖品烯 4-13%、側柏烯、月桂烯、對傘花烴)、倍半帖烯、呋喃香豆素0.44%(包括佛手柑內酯 bergapten、佛手柑素 bergamottin)

娥碎念: 雖然在精油的分類上,單帖烯類成分佔約58%,被歸類在單帖烯類的精油裡面。但因為她超過30%的酯類賦予她優異的安撫鎮定助眠能力,我總覺得實際應該屬與酯類精油啊!如果說薰衣草像是讓你回到媽媽溫柔的懷抱,那佛手柑應該是那個從小看你長大最疼你的那個阿姨吧!

再補充:酯類含量高低,除了看精油的GC/MS可以得知,佛手柑的精油也可以從顏色稍微判斷。如果精油顏色偏黃,是比較成熟的果實壓榨而成,酯類成分多一些,氣味圓潤一些。

混摻機率:常見。例如添加合成的沉香醇、檸檬烯、乙酸沉香脂、檸檬醛和乙酸帖品脂;以萊姆、苦橙和檸檬精油混合(Lis-Balchin 2006);以修正過的或乙酸化(acetylated)的芳樟(Burfield 2003)。佛手柑精油含有呋喃香豆素,可以蒸氣蒸餾方式將此具光敏性的成分移除。這種無光敏(去佛手柑內酯)的佛手柑精油常被運用來製作皮膚保養品。

相關精油:所有的柑橘類家族精油,特別是其他品種的橙:如橘子Mandarin和甜橙。

佛手柑屬於溫和的精油,不會累積毒性。局部使用也很安全,不會造成皮膚不適,不過因為具有光敏性,如果要用在皮膚上的話,比較建議在夜間使用,或者選購無光敏的佛手柑精油。

整體來說,佛手柑可以運用在情緒波動不穩、煩躁、挫折感、情緒與精神混亂、對前景悲觀、憂鬱症、早晨的能量低下、雜亂無章等等情緒的困擾上。運用在生理系統上,可以處理壓力導致惡化的消化問題,口臭。還有容易出油的或是沒有光澤的肌膚上。

我自己很喜歡用柑橘類與松杉柏類的精油調在一起薰香,尤其是如果是針葉萃取出來的精油,比較容易有一種草腥味(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詞),例如西伯利亞冷杉,這一支對呼吸道、支氣管與情緒壓抑、洩氣狀態的虛弱狀態非常有助益的精油,主要就是以針葉萃取為主,功效強大,但我總覺得氣味有點嗆鼻。此刻我的書房裡點著薰香的精油,就是選擇佛手柑搭配西伯利亞冷杉,氣味非常的平衡,整個思緒流暢,情緒也安靜下來。

其他相關的情緒功效還包括促進情緒穩定與洞察力,讓失去遠見與洞察力的狀態,可以重新被提振、整合,感覺與思緒的衝突降低,比較朝向正面的思考,對方向混亂、負面、封閉的心靈悲觀狀態得到提振。從憂鬱轉向樂觀。

生理上佛手柑精油可以作用在神經、消化、泌尿、呼吸系統上,可以平衡各種失調的症狀。

自律神經系統調節:放鬆和修復,對失調和緊張的慢性病症,像是焦慮、情緒波動、失眠,慢性的神經衰弱;所有慢性與壓力相關的病症,躁鬱症,厭食症等。

膽汁和胃刺激劑:利膽汁分泌、抗痙攣、消脹氣;膽汁和胃腸相關症狀、伴隨食慾喪失,消化不良,胃腸積氣,絞痛,口臭。

解熱劑:發燒,特別是感染引起的,包括瘧疾。

抗微生物─
抗病毒: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皮蛇
中度抗菌:口腔、咽喉、皮膚、膀胱和呼吸道感染(包括喉炎、鏈球菌性咽喉炎、扁桃腺炎)
輕度驅蟲、滅蟲:腸道寄生蟲

推薦的配方組合:
佛手柑+桔:壓力相關症狀,特別是焦慮、失眠
佛手柑+薰衣草:神經鎮靜劑、催眠劑、膽汁與腸道刺激劑,適用於所有過度活躍、壓力相關的症狀,特別是上消化道症狀
佛手柑+檸檬香茅:一般發燒的解熱劑
佛手柑+迷迭香/胡椒薄荷:針對上消化道消化不良、腹脹、積氣的促膽汁分泌、消除痙攣、消脹氣
佛手柑+綠花白千層+胡椒薄荷:皮蛇與其他病毒感染的抗病毒功效


局部的皮膚使用上,有以下的功效

皮膚保養:油性、阻塞。暗沉、失去活力或彈性的肌膚、皺紋、妊娠紋。
皮膚症狀處理
止癢:濕疹、乾癬、搔癢。座瘡、濕疹、脂漏性皮膚炎和頭皮屑、傷口感染。敏感、組織修復:傷口、燒傷、唇皰疹、靜脈曲張性潰瘍、昆蟲叮咬
除臭劑:環境擴香除臭

注意:佛手柑精油會提高皮膚對光的敏感性,應避免在使用後的18-24小時內曝曬於陽光或紫外線之下。(夜間,並稀釋使用為宜)

───
佛手柑精油是公認的一支香氣美麗又同時具有放鬆、清爽和提振的精油。細緻新鮮柑橘與香甜果香糾纏而成的香調,佛手柑用在嗅吸,輕吸一口就可以放鬆緊張的情緒,克服當下所有的挫敗感。心情煩躁,易怒等等,都在這裡輕而易舉的消除。

佛手柑用一種優雅的姿態,幫助我們平衡身心,平衡情緒的波動,打開鬱結,讓停滯的可以向前,爆衝的可以暫緩,教會我們停下來,接受生命帶給我們的每一刻,每一個經驗。活在當下,經驗當下,接受當下。

參考資料:
1. Peter Holmes LAc, MH (2016). Aromatica, A Clinical Guide to Essential Oil Therapeutics, Vol. I: Principles and Profiles. London, UK: Singing Dragon
2. IFA 英式芳療高接認證上課講義
3. 芳療實證全書
4. 芳香療法實證學

Friday, February 17, 2017

胡桃燕麥餅乾



 胡桃燕麥餅乾

原食譜出處:http://www.joyofbaking.com/OatmealCookies.html
材料:

  • 1杯 核桃(walnut)或胡桃(pecan)
  • 3/4 杯室溫軟化的奶油(我改成冷壓椰子油)
  • 1杯黑糖(可減糖或改用蜂蜜)
  • 1顆蛋
  • 1小匙香草精
  • 3/4杯中筋麵粉
  • 1/2 小匙 小蘇打粉
  • 1/2 小匙 鹽巴
  • 1/2 小匙 肉桂粉
  • 3杯 燕麥片(好市多買的那種要煮的,即沖的應該也行)
  • 蔓越莓乾(不一定要)
步驟:
  • 烤箱先預熱到 350F 或 180C
  • 把核桃或胡桃放在烤盤上進烤箱烤個8-10分鐘,小心不要烤焦,放涼後,切小塊,不要太碎
  • 把奶油or椰子油跟黑糖加在一起,用手或攪拌棒打發(就是打到整個綿綿的)。如果用冷壓椰子油,夏天要把椰子油放回冰箱凝固一下比較好操作。
  • 加入蛋和香草精拌勻
  • 加入麵粉、小蘇打粉、肉桂粉,將全部材料混和。(備註:我家小女巫版本,肉桂粉的部分,是以綜合香料代替,裡面包括肉桂、荳蔻、薑、丁香等)
  • 拌入核桃(胡桃)、燕麥片、跟蔓越莓乾(或葡萄乾,或省略)
  • 拿出烤盤,用湯匙、用手、用挖冰淇淋的scoop都行,一次挖一小球(大約1/4杯,或看你想做多大),把餅乾團做成圓球,擺到烤盤上,接著用手掌心或湯匙背把圓球稍微壓扁(間隔大約5公分)。
  • 送進烤箱烤大約 15 分鐘,或表面成金黃色。
  • 出爐,小心燙!放涼再吃才會酥酥的,乖,不要急。

Wednesday, February 15, 2017

KUSO防彈咖啡影片引發的一些討論

前幾天無意間逛到了這個影片,接著連到台灣的生酮飲食社團,正好在我把植物油專論改版的這個時間點看到,也實在很巧。這個影片的後勁超強的,裡面好多梗,讓我過了2天還在研究裡面提到的各種與嗑藥相關的英文術語。(瘋狂搜尋這些字眼,會不會讓我的IP被警察點名做記號啊,呵呵!)


沒有聽過防彈咖啡的,可以看下方這影片,這是把高油脂飲食概念轉為商品化的高明操作技巧啊!尤其在高科技產業,工作步調緊湊,業務壓力很大的生活形態,需要體力與精神的科技新貴,對這類產品都會非常的熱衷。



以下的討論其實是我看完影片大笑之後,在自己的Facebook上一邊做功課一邊整理貼出的一些討論內容,給大家參考。

防彈咖啡理論部分我覺得是對的,但是這位先生也太會搞花樣了。原則上,我個人是覺得不管崇尚何種飲食概念,如果你必須、一定、只能跟某家商店或某個品牌購買特定商品,那都不是一個永續或真正適合自己所在地風土的飲食風格。從當地的、當季的、容易取得的食品選擇中去找,會比較符合自然醫學的概念,生活的步調會比較輕鬆些,經濟上負擔應該也會少些。

我吃高油低醣飲食好幾年,但逢年過節會放鬆吃澱粉吃糖吃甜點什麼的,這是人生,不是什麼罪過XD。在教室裡上課下課間,我也都提倡過椰子油的好處,也鼓勵吃動物脂肪,奶油盡量抹,一天吃超過2個蛋也很自然。(植物油專論的課我都會談到這些飲食概念的演進。)我要說的是,雖然我不是防彈咖啡擁護者,不過這背後的原理其實是類似的,也是有營養學與研究支持的。

平常生活中,情況允許的話,我會提醒家裡長輩開始修正觀念,修正飲食方式,如果有人願意聽的話,就慢慢解釋背後原理,也會買書給家裡長輩閱讀。但也僅止於對自己的父母親。我不太愛到處「宣教」,所以現在就只在上課的時候講給學生聽了,以免自己就像影片裡面的那個講到爆炸的男生。這內容實在很讓人會心一笑,因為這誇大化到極端的演出,有時候就是生活中上演的人生啊!

而且影片的編劇應該也中過防彈咖啡的毒吧 XDD,才能諷刺的這麼到位,連 microdose 這種字眼都出來,超瞭解矽谷「養生」人士啊!(有些高科技人會服用 microdose 的藥品例如LSD,讓自己的精神與體力都處在一種高昂的狀態,應付高壓的工作。)而將防彈咖啡品牌化的這位先生,還做了 brain octane oil,也難怪kuso影片裡面要加油添醋加一大堆神奇香菇與死藤水等等等等使人進入超嗨狀態的藥品。產品名有 octane 這個字,實在很難讓人不聯想。 (octane 在「嗑藥界」術語裡面指的是把 PCP─天使塵這個中樞神經迷幻劑搭配溶劑使用,之類的。)

許多走自然醫學養生的朋友,會去買冷壓椰子油來做油漱或直接喝,加在咖啡或其他飲品裡面一起喝,這都很常見。因為椰子油屬中鏈的飽和脂肪酸油脂,很容易被身體消化分解,拿來作為能量,所以一般生機飲食店常會看到有賣的 virgin coconut或 MCT (分餾剩下 C8、C10、C12脂肪酸的椰子油)。octane oil 則是更進一步,餾到只剩 C8,只能說,真的太會行銷了。C8是不是真的比較機八,不是,比較犀利,我不很確定,要去研究一下,但可以把他取名叫做 octane oil 我真的很佩服。

對了除了octane oil,MCT oil,也有 XCT (影片裡面有提到),XCT是 C8跟 C10。

那為什麼堅持要用草飼牛的奶油?因為omega-3比較多。

我對草飼奶油最大的意見就是取得太不容易了,價格相對也高昂,所以多半只有好野人吃得起,或者換個方式說,對一般人負擔高一點點。安佳的奶油號稱是草飼,因為紐西蘭還是草飼牛居多,我沒有去過紐西蘭,不能求證製作過程,不過可以試試安佳的奶油。烘焙行也買得到草飼的奶油,可以去問看看。要取得omega-3的其他管道,就是吃放山吃草不是吃玉米飼料的動物,牠們的脂肪omega-3含量就會提高,而且連皮、油脂、帶內臟都要吃下去,這些地方的脂肪酸與其他營養素品質都很完整。不一定非得用喝防彈咖啡的方式來攝取。

另外,我一開始很狐疑為什麼堅持一定要用調理機打過,不能只是湯匙攪拌而已。我能夠想出來的原理,就是這樣可以充分乳化,一來這個防彈咖啡飲品的口感會很好,二來就是脂肪充分跟熱咖啡乳化之後,就沒有漂浮到液體表面又變冷結塊的問題。但是有沒有其他人體消化吸收的益處,就不是很清楚了。然後我就在防彈咖啡的討論區裡面找到答案了,把咖啡、奶油跟椰子油一起用調理機攪拌再喝,背後是有腸道消化吸收的原理支持的,也跟乳化有關。

因為我們吃進長鏈脂肪酸的脂肪之後,必需要進到腸道,等膽汁分泌出來將脂肪乳化,才能夠被身體消化吸收去做該做的事情。但是,如果把咖啡、奶油跟椰子油先用調理機打過(乳化),就可以把奶油(或ghee)變成包在咖啡液體內的微小脂肪球,減少胰臟跟膽的工作負擔,不用等膽汁分泌出來才能處理這些長鏈脂肪酸。這樣一來奶油含有的脂肪酸可以比較快速的被身體利用。

但椰子油、MCT或機八油XDDD,都是中鏈的油,胃酸就可以處理,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也有人說與微粒脂肪球結合的咖啡因功效發揮會比較快速,所以腦袋清醒的速度會比較快速(所以早上可以學德文XD)。但不知道這有否研究支持就是了。只不過,(娥碎念)我覺得沒有必要過這麼樣快轉的人生啦,我沒有sales meetings要開,也沒有急著要短時間賺進一百萬之類的需求(有當然也不錯 XD),自在從容的讓腸道慢慢甦醒過來,人也慢慢精神,是一種幸福啊。

補充一點,算是追求自然醫學理念的芳療咖的一種堅持,我個人認為要吃就吃完整的冷壓椰子油,原汁原味,才有吃到椰子油的整個的精華。分餾過的椰子油,是沒有靈魂的椰子油啊。

以上,是一支影片引發的各種思索。影片裡面的梗太多,笑點太多,再寫下去工作都不用作了。而且我覺得自己都快要走火入魔,英文說 drink the kool-aid,想要自己煮 ghee 來搭配椰子油,打一杯防彈咖啡來喝喝。其實這飲品是很符合我自己的高油低醣飲食原則的。而說到 drink the kool-aid,因為逛入生酮飲食社團的緣故,我終於下定決心自己也來試一次看看。我家長工過去這幾年斷續做過幾次,聽到我要開始,很高興的加入跟我一起。(之前他做生酮飲食的時候,我常在餐桌上翻臉,這也不行那也不能,這季節甜豆超好吃你跟我說你只能吃一個荳莢是什麼意思!!??現在我開始嘗試了才知道,果然要控制嚴格才能進入ketosis啊!)

最後,真的希望大家有時間多關注一下關於營養學觀念的進展,不用死守澱粉,高油脂(只要是好的油脂)搭配適量的蛋白,其實很養生喔~

最最後幫自己的課程再打個廣告,植物油專論,2月19日,內容從基礎的有機化學切入,認識脂肪酸,引導至各種油脂的脂肪酸組成。除了談製皂過程中脂肪酸扮演的角色,也會談芳療上對植物油的運用,還有脂肪酸在人體的皮膚表面,身體裡面會有哪些功效,如何被吸收代謝,會被身體用到哪裡去。這一天不能來,也可以考慮報名 3/5 開始上課的芳香保健DIY系列講座,這裡面會把植物油分成3堂課細細說分明(但當然是比較側重於芳療上的應用),也很值得參考。

Tuesday, February 14, 2017

大地彩虹皂

日前為婚姻平權與民法修法運動製作了大地彩虹皂。這塊皂義賣出去之後,得到很多朋友說「好香」「好好洗」的迴響。把配方提供給大家,有自己製皂的朋友,可以參考製作。

六層的彩虹皂(紅橙色、黃、綠、藍、紫)分層製作,我分成了五、六天,中間因為有調色失誤(色粉過多或過少,沒有調出喜歡的顏色),就做成了另一鍋的皂,沒有進入彩虹皂裡面,所以總共其實做了不只六鍋。我的方法是用相同(或非常接近)的配方,一層一鍋,喇好一鍋入模後,間隔些時間(或隔天)再製作下一層,讓入模後的那一層皂有時間固定。擅長做分層皂的人很多,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可以用自己習慣的操作方式。


基本配方如下

  • 椰子油18%
  • 棕櫚油 17% *黃色跟橘色的那一層,棕櫚油改為紅棕櫚
  • 橄欖油 36%
  • 甜杏仁油 21%
  • 可可脂 8%
  • 荷荷芭油超脂 1%

調色參考:

  • 紅:珊瑚紅
  • 橙:紅棕櫚+薑黃粉
  • 黃:薑黃粉
  • 綠:廣藿香汁液+艾草粉
  • 藍:青黛粉
  • 紫:紫草根粉浸泡油+紫草根粉


調色的部分也說明一下,我喜歡用天然色粉、植物去染出喜歡的顏色,但並不反對用雲母粉、珠光粉或其他色液調色,可以製作出比較飽和與接近期望值的顏色。請依照自己手上的材料斟酌調色,好好享受製皂變化色彩的樂趣。

Have fun!

Friday, January 13, 2017

泡澡時稀釋精油的基質推薦

冬天到了,我們都很喜歡泡澡,尤其冷冷的溫度裡,點個小蠟燭,在浴缸裡面暖暖香香的泡著,沈澱一天思緒,擺脫疲倦,是冬日夜晚的一大享受。

上芳療課或是之前看芳療書籍,都有提到在流動的水裡面滴入精油,我自己上芳療課也這樣教過。但其實仔細想,這樣的精油泡澡,偶爾在冬季這樣直接滴入浴缸泡幾次,是不至於引起過敏或皮膚刺激反應,但精油不溶於水這一點終究是事實,泡進浴缸裡面靜心下來泡澡的時候,油花就會漂在水面上了,遇到皮膚一樣是直接接觸。對於皮膚比較細緻或敏感的人來說,也很難說是否泡久了是否會出現過敏性皮膚炎。

所以,我今天讀到經常發文分享與指導大家精油相關知識的老闆 Nature's Gift 的老闆 Ms. Marge Clark 的部落格這篇文章,裡面提到泡澡精油的乳化基質選項,就想也摘要重點翻譯跟大家分享。以下的內容是綜合了文章內推薦的基質,加上我自己的心得整理,給大家參考。

泡澡精油的基質與評論如下 ─

  1. 直接滴精油:比較不建議。如果手上沒有任何介質又很想要泡,就滴數少一點,並且在踏入浴缸的時候記得要撥動水,讓油花暫時打散不會集中在某一處,比免坐入浴缸時直接接觸到「重點部位」的敏感皮膚或黏膜組織。
  2. 浴鹽:把精油滴在浴鹽裡面,到了水裡浴鹽會溶解,精油一樣飄到水面,所以也不建議。
  3. 調在植物油裡面:稀釋於植物油裡面再滴入浴缸,算是有稍微稀釋,不過浴缸會油油的,洗完澡還要刷浴缸,小麻煩。(願意刷浴缸的話就沒問題了。)
  4. (這一點是阿娥的)調好在植物油裡面,抹在身上再進去泡澡:只要稀釋的劑量是全身塗抹的安全劑量,這樣很安全,但一樣會有泡完澡後要刷浴缸的問題。但我個人最常使用的其實是這個方法,植物油還可以滋潤冬季乾燥的肌膚,避免在泡熱水澡後又流失更多的油脂。至於浴缸油油的問題,個人造業個人擔,洗完澡指使自己老公刷浴缸就是了。XDDD
  5. 調和在蜂蜜中再倒入水裡:效果還算不錯,但是不夠完全。
  6. 全脂牛奶,或是鮮奶油(cream)更好,可以充分乳化精油後溶於水裡。阿娥補充:可以買喝咖啡用的鮮奶油球,雖然不建議食用(奶油球裡面多半是植物性的反式脂肪),但用來泡澡外用無妨。
  7. 把精油加在液態皂裡面效果也非常好。
  8. 乳化劑 Polysorbate 20(Tween #20,台灣很多化工行有賣)也可完全乳化使精油溶於水,有時還會起一點泡泡。泡熱水澡的時候有泡泡其實還蠻搭的。

簡單結論:全脂牛奶、奶油球、植物油、液態皂、乳化劑,都是推薦的基質。

以上的整理綜合了阿娥的使用經驗,請參酌。

參考資料出處: http://naturesgiftaromatherapy.blogspot.com/2017/01/the-things-we-used-to-know.html#ixzz4Vdd2F6T3

【精油安全指南】Essential Oil Safety Guidelines 重點摘譯

<前言>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聽到各種朋友、學生提供的「吃」精油,或不稀釋塗油的驚悚故事,追到源頭多半是沒有經過訓練的銷售業務,跟身體有恙急需求解或是不求甚解的消費者,組合起來造成可能的各種致敏甚至灼傷的風險。 
這一篇是Dr. Tisserand老師網站上面關於精油用油安全的指導原則。文章不算短,但用字也不難,英文可以的朋友,建議閱讀原汁原味的原文,大師的悉心整理與遣詞用句,可以在文字當中讀到。底下提供的是我的「畫重點」翻譯(翻完發現都快翻整篇了,都很重要啊),提供給各位對精油使用有興趣的朋友們參考。如果可以,還是去上課跟著老師把需要的基礎知識上一輪,學會如何稀釋精油,什麼是安全劑量,芳療上常用的基質有哪些,可以如何應用在生活層面中,這樣會是比較妥善的方法。 
然後呢,認真打個廣告,阿娥芳療手作教室的芳香保健DIY系列課程就是為這個目的而設計的,希望大家都可以學會在生活中如何安全的使用精油、藥草、植物油等植物的精華來照顧與保養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課程報名連結在這裡 -> http://handmadesoap.com.tw/products/aromaticsdiy。)

以下開始畫重點翻譯整理


How to Use Essential Oils Safely General Safety Guidelines

文章出處
http://tisserandinstitute.org/safety/safety-guidelines/

如果你完全沒有時間可以讀文字,看這一行就好 -->

不可以把未稀釋的精油直接塗在皮膚上。

精油是極度濃縮的植物精華,裝在小玻璃瓶子裡面的精油,濃度可能是植株本身活性成分的的50-100倍,使用全株藥草與藥草萃取物的安全方法,與使用精油的方法是不一樣的。

最高指導原則:不可以把未稀釋的精油塗在皮膚上。就這樣。最常見的精油引發的負面反應,每年大概發生在有數百到數千人身上,就是皮膚敏感反應。而這種皮膚過敏反應,最常見的原因就是使用未稀釋的精油。原因通常是(1)無知,沒有人跟你說不應該這麼做,或是(2)有人跟你說可以這樣塗油,跟你說這是安全的。(娥註:看到這裡趕快去揍那個跟你這樣說的人,跟他說不可以這樣用也不要再到處教別人這樣用了!)

局部用油的建議劑量
使用部位稀釋濃度
臉部保養0.2 - 1.5 %
身體按摩1.5 - 3 %
沐浴身體產品1-4%
特殊問題4-10%
疼痛、傷口5-20%

兒童使用的劑量,請看底下另外一個表格。 

有些精油例如檸檬香茅、丁香或肉桂皮等,比其他精油更容易造成皮膚過敏反應,但是,經常被提出導致過敏的精油卻多為相對安全的精油,因為未經稀釋使用的緣故。導致過敏或不良反應的原因,並非精油不純。通常那些告訴大家精油很純正不會有問題的公司,他們的產品引發的問題最多。簡單的說,稀釋與風險有直接的關連,而且這是皮膚學與毒物學上都非常清楚的的現象。

如果你對某個精油有過敏反應(過敏性接觸皮膚炎),你的免疫系統已經被誘發,通常就是一輩子了,所以你就必須考慮永遠避開那個精油。如果只是皮膚上的發紅(刺激性接觸皮膚炎),沒有牽涉到免疫系統(通常是因為使用不當),那就又另當別論。

泡澡
避免把精油直接滴在泡澡缸裡面,因為精油並不溶於水,漂浮在水面的精油就會在無稀釋的狀態下直接接觸到皮膚。應該調在植物油或是乳化劑等基質裡面,全脂牛奶就是很好的基質。(娥註:稍後我再補充哪些是好的精油泡澡基質翻譯好了,在這裡。)

耳朵
未稀釋的精油不可以滴到耳朵裡面,但稀釋過的精油可以滴在棉花球上半塞入耳部。

眼睛
不可以把未稀釋的精油滴在眼睛上,會造成灼傷甚至失明。稀釋過的精油可能可以用在靠近眼部的區域,但另有指導原則。

口服
除非有合格的護理/醫療人員指示或處方,不可以口服精油。口服精油的風險很高。不管是未稀釋純油或是滴在水裡面,都有造成口腔/胃部刺激不適的風險。黏膜的結構比體表皮膚更為敏感,但我們的腸胃只有在受傷已經很嚴重的時候才會發出訊息。

嗅吸與擴香
不建議直接而強烈的嗅吸精油超過15-20分鐘,例如蒸氣嗅吸法。但空間擴香不在此內。空間擴香應採取間歇性薰香,例如擴香30-60分鐘後休息30-60分鐘。

氣喘
雖然香水已知可能使氣喘加劇,精油則仍無此類記錄。但有鑑於偶發事件記錄,仍建議氣喘患者避開特定可能誘發氣喘的精油。

直火
精油是易燃物,不要靠近任何火源。

兒童
精油應保存在兒童不可拿取的地方,也不要讓孩子直接拿精油瓶。2歲的孩子就有可能打開瓶蓋把內容物喝下去。雖然精油瓶有內塞,但幼童習慣吸吮液體,最後可能就得去急診室報到。安全起見所有精油應該放在有child-proof瓶蓋的瓶子裡販售,避免意外發生。


兒童用油的建議稀釋劑量
年齡範圍稀釋濃度
3個月以下0.1 - 0.2 %
3-24個月0.25 - 0.5 %
2-6歲1-2%
6-15歲1.5-3%
15歲以上2.5-5%

用油禁忌
如果你有皮膚症狀,懷孕,有癲癇或氣喘,或者正在進行服用處方藥的療程,或懷疑自己有任何的症狀,請先諮詢醫師或適合的醫療人員,再使用精油。

以上是安全使用精油,降低用油風險的一般準則。

Wednesday, January 4, 2017

【快譯】Ashes to Ashes 手工皂白粉釋疑

文章出處: Chemistry 101: Ashes to Ashes, by Kevin Dunn


手工製皂者有時會在皂的表面看到一層白色的結晶,我們常稱之為 soda ash (台灣稱之為白粉)。有些人可能以為這個詞裡的 ash  是因為這一層白色物質摸起來很像灰的質感而來,但這事實上要回到工業化學的初始年代。早在大型跨國企業或大型製造工廠出現之前,業界使用的鹼性物質(lye)是透過三種商品的製造過程產生的:玻璃、紙張和肥皂。

最早開始進入商業生產的鹼是鉀鹼 (potash),是透過以水浸木灰的方式提煉製造。之後再將充滿鹼的水在鍋中煮沸到乾,保留在鍋中殘留的白色固體,就叫做 pot-ash 鍋裡的灰。將油脂與鍋裡的灰加在一起煮滾,產生液體皂,再加入鹽轉化為固體的肥皂。後來製皂者發現改煮海藻以代替木灰,產生出來的灰可以直接做成固體皂,不需要再加鹽。這種灰當時叫做蘇打灰 soda ash。

幾個世紀過了,製皂的流程逐漸演進。將石灰石加熱至高溫,變成另一種更便於利用的鹼石灰 lime,之後可以與鉀鹼或蘇打灰結合,以製造更強的鹼 ─ 苛性鉀和苛性鈉。到了十九世紀初期,苛性鈉已經成為新興化學工業最重要的產品,主要用於肥皂生產。時至今日,蘇打灰仍是一項重要的商品,在超市裡面以「洗滌蘇打」出售。

在第一輪的化學工業化過程中,鹼的化學被研究出來。鉀鹼和蘇打灰的成分被檢定出來,分別為碳酸鉀K2CO3,和碳酸鈉 Na2CO3。鹼石灰 lime的成分則是氫氧化鈣 Ca(OH)2。苛性鉀和苛性鈉則分別是氫氧化鉀 KOH和氫氧化鈉 NsOH。將蘇打灰轉換為苛性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

Na2CO3 + Ca(OH)2 = CaCO3 + 2 NaOH

請注意在這個化學反應裡面,碳酸鈉和氫氧化鈣這兩個化合物只是交換姓名而已,直接變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

手工製皂者仰賴的是氫氧化鈉和油之間的反應,但是對氫氧化鈉與空氣之間的反應比較不熟悉,而這部分的化學,正是瞭解肥皂上的白粉形成的關鍵。要瞭解這個現象,我們要先特地製作一塊不好的肥皂。準備兩個保麗龍咖啡杯,其中一個有蓋,保鮮膜,棕櫚油,氫氧化鈉和水。加一點你最喜歡的深色色料的話,會讓白粉更明顯。秤100g融化的棕櫚油放入第一個杯子裡,加入少許色料。在第二個杯子裡面溶解23g的氫氧化鈉於46g的水裡面。將氫氧化鈉溶液倒入油裡面,接著將杯子表面用保鮮膜蓋住,再把蓋子蓋上密封住。搖動杯子以徹底混合皂液,緊壓蓋子避免漏出。你會聽到並感覺到杯中的皂液越來越濃稠,接近trace的狀態。放置隔夜讓皂化反應完成。這樣做出來的皂會有過量的氫氧化鈉。

第二天打開杯子的時候,皂看起來應該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你的操作正確,這杯皂應該是過鹼。要確認這一點,可以在肥皂上面低幾滴酚酞指示劑,顏色應該會呈粉紅色。請注意酚酞指示劑常以酒精溶劑形式販售,這個溶劑正是我們需要的檢測工具。水性溶劑無論如何都會變成粉紅色,無論皂是否過鹼。

要產生出真正的 soda ash,只要把蓋子打開再靜置一天。在這段時間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會跟皂表面過量的氫氧化鈉起反應,如以下方程式所示:

2 NaOH + CO2 = Na2CO3 + H2O

所得到的碳酸鈉在表面形成白色的結晶,就是氫氧化鈉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接觸的結果。碳酸鈉跟氫氧化鈉比起來鹼性要弱很多,並不會改變醇基酚酞指示劑的顏色。圖一即為用紅色氧化鐵染色的棕櫚油皂表面形成的白粉。表面的切口露出底下肥皂的顏色。

在正常的沒有過鹼的肥皂上面,白粉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如果肥皂在剛做好的4-8小時內接觸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皂的表面尚未反應完全的氫氧化鈉就會變成碳酸鈉。最好的預防方是就是在這期間把肥皂蓋起來。如果你的皂模有蓋子,蓋起來就足夠了。如果沒有,在皂上面蓋一層塑膠/保鮮膜也可以。覆蓋的表面並不一定需要接觸到肥皂表面,只是需要防止新的空氣進入。任何夾在保護塑膠膜/片與肥皂表面的二氧化碳,產生出來的白粉量很少,不太會被注意到。

白粉並不會造成傷害,且因為它非常溶於水,稍微噴水很容易就可去除。但我們特地製作出來的過鹼的皂,白粉則會在新鮮的表面上反覆出現。在你把皂切開的時候,一開始看起來皂的表面很正常,但白粉會逐漸在幾個小時候新形成的切面出現。一直切下去,白粉就會一直出現,直到所有過多的鹼都已經反應完畢。是適合闔家觀賞的小遊戲!